您好,欢迎访问绵阳市红十字会官方网站!

  • 残疾鞋匠:六年不间断的爱心捐赠

    发布日期: 2009-06-17

    白朝平是位残疾人,他只有1米出头的身高,驼着背,每天都坐在绵阳市区平政八队的鞋店里,给人修补皮鞋。垫个鞋底、补补缝,每位客人收1元、2元,有些小补,他一分钱也不要,白给帮忙。就是这样一个人,从“非典”肆虐的2003年开始,六年来一直坚持每隔一个月给绵阳市红十字会捐一笔钱,钱虽然不多,但他持之以恒奉献社会的那颗爱心,却让人深深感动。

    11日,记者在平政桥附近的一处路边小店找到了白朝平。他看上去面目沧桑,比实际年龄还要大上几岁。

    今年47岁的白朝平是绵阳市三台县中太镇农民,因为身患残疾,行动不便,生活比较艰难。但他不讨不要,靠自己的手艺挣钱糊口。最初,白朝平会点篾活,可以编点竹器卖。1994年,同村的人在绵阳拉三轮,他们看白朝平生活困难,就给他出主意,让他到绵阳来学补鞋。白朝平就这样离开家乡进了城,三十多岁的人从头学起。他虽然身体不好,但知道生活艰难,学习起来非常用功。靠他自己的努力,终于在平政八队有了自己的补鞋摊。

    2003年,“非典”席卷全国,当时不少同胞就像汶川大地震期间一样,主动捐钱捐物,支持地方防治“非典”。白朝平在电视上看到全国人民高涨的捐款热情,深受感动。他想,自己一个人过日子,只要有口饭吃,不挨冻受饿就可以了。如果把多余的钱拿出来奉献社会,帮助更需要的人,不是更好吗?2003年5月23日,白朝平骑着残疾人车来到当时位于南河路的市红十字会。自己捐的钱少,人家会不会嫌弃?他找到红十字会一位负责人,挺不好意思地把想捐钱的事告诉对方。没想到他的举动让那位负责人非常感动,他告诉白朝平不要有顾虑,并对他的捐款行为表示欢迎。当天,白朝平把自己积攒下来的40元钱捐出。那些钱全是1角、2角、5角的零票。至今,市红十字会的会计说起这件事,印象还非常深。

    从2003年5月23日开始,每隔一个月,白朝平就会骑着他的残疾人车,艰难地来到市红十字会捐款,雷打不动,一直持续到现在。钱多时,他一次捐四五十元,少的时候就捐二三十元。有时候去捐款时,没有找到人,他就把钱交给门卫,请门卫转交。红十字会上上下下,慢慢地都认识了这个驼背男人。

    在白朝平的鞋店,记者看到了他一直收藏的红十字会开出的捐款凭证。除了有几次没有找到人外,31张捐款收据实实在在记录着这个残疾人6年来的捐款历程。

    父母双亡、没儿没女的白朝平说:“我没什么钱,捐的也不多,但只要我还有口饭吃,就会把钱一直捐下去。”

    出自:本网


    相关链接:

    主办单位:绵阳市红十字会

    Copyright©绵阳市红十字会 版权所有

    地址:绵阳市涪城区西山北路60号  邮编:621000   电话:0816-2210512

    蜀ICP备08011208号        技术支持:天健世纪科技

    博爱绵阳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