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绵阳市红十字会官方网站!
发布日期: 2025-04-07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部署安排,进一步推动全省红十字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四川省红十字会联合中共四川省委社会工作部制定出台《四川省红十字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一、健全队伍体系 聚焦红十字“三救”(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三献”(献血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等主要业务工作,在救援救护、社区服务、文明实践、护理服务等领域建立健全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 (一)红十字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伍。 (二)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伍。 (三)红十字人道救助志愿服务队伍。 (四)红十字“三献”志愿服务队伍。 (五)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伍。 (六)红十字青少年志愿服务队伍。 (七)红十字文化传播志愿服务队伍。 (八)其他符合红十字运动宗旨的志愿服务队伍。 二、丰富服务内容 将红十字主责主业以志愿服务方式,积极参与城乡融合、基层治理、韧性社区、文明实践、养老服务和校园文化建设,为新时代中国志愿服务发展增添红十字力量。 (一)应急救援志愿服务。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中,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红十字会的指导下,红十字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伍利用所掌握的搜救、专业设备使用、野外生存、医疗救护、心理援助等专业性技能进行志愿服务。定期组织开展跨区域、多类别红十字救援实战化综合演练,健全完善不同气候条件、不同灾害场景、不同救援需求的红十字救援演练模式和流程。 (二)应急救护志愿服务。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伍在日常生活和大型社会活动中积极宣传应急救护知识,充分发挥急救作用,利用所掌握的心肺复苏技能(胸外按压手法、体外自动除颤仪使用),创伤救护基本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常见急症处置等技术,在群众遇到相关危急情况时,进行简单的院前救护服务,并提供必要的人道主义关怀。 (三)人道救助志愿服务。红十字人道救助志愿服务队伍在当地红十字会的指导下,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等重要工作,突出“一老一小”群体,组织开展助农、助医、助困、助学等扶危济困、纾困解难的志愿服务活动,弘扬红十字精神。 (四)“三献”志愿服务。红十字“三献”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三献”宣传动员,向社会大众普及“三献”知识。组织具有专业能力的志愿者参与宣传和血样采集活动,陪护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运送造血干细胞等。参与开展遗体器官捐献宣传动员,向群众讲解捐献知识、介绍流程,帮助完成志愿报名登记。将“奉献大爱,志愿捐献”的理念不断向社会大众传扬和普及。 (五)护理志愿服务。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伍配合本地红十字会,在重要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南丁格尔主题志愿护理服务活动。进行健康讲座、义诊、免费体检、疾病筛查和免费发放药品,提供心理抚慰、生活照料、健康保健、辅助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通过宣传推广科普知识,引导大众重视健康科学预防,改善健康生活方式,增强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六)红十字青少年志愿服务。红十字青少年志愿服务队伍在学校红十字会指导下开展志愿服务,积极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开展“生命教育”,宣传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防控、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等知识。策划和实施红十字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打造红十字青少年志愿服务品牌,吸引更多青少年就近就便参与志愿服务。 (七)红十字文化传播志愿服务。红十字文化传播志愿服务队伍要加强红十字运动知识、红十字文化及内涵的宣传阐释,探索文化传播在各类志愿服务场景的实践模式,传播红十字善行善为和人道理念,讲好红十字先进典型故事,促进红十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树立红十字文化自信,增强人道事业成就感、归属感,凝聚更多力量认同、支持、参与红十字人道事业。 (八)其他红十字志愿服务。其他符合红十字运动宗旨的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的以红十字精神为核心的志愿服务。 三、完善运行机制 (一)优化管理机制。加强队伍和人员的管理。支持符合条件的志愿服务组织(队伍)依法登记。共建共享志愿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志愿服务相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和宣传普及。 (二)健全评价机制。按要求开展星级志愿者认证工作。定期组织本地注册的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和红十字志愿者交流、展示志愿服务风采。对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进行评价,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有关部门和捐赠者、志愿者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 (三)规范监督机制。加强风险防控,指导志愿服务组织加强内部自律。落实各级红十字会规范监管主体责任,贯彻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严禁增添基层负担,不得借志愿服务谋取利益。 (四)深化激励机制。积极推荐参评各类奖项,推荐参加各级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推选优秀红十字志愿者为会员代表大会代表、理事会理事,加大对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典型代表感人事迹的宣传力度,将走访慰问红十字志愿者纳入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 四、保障措施 坚持“谁使用、谁招募、谁管理、谁保障”的原则,落实红十字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权益保障,共同维护红十字志愿服务形象和声誉。 (一)加强党的领导。各级红十字会与各地党委社会工作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将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纳入当地志愿服务体系统筹管理。 (二)打造品牌项目。创新开展符合人道宗旨、服务地方经济、满足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活动,孵化一批具有红十字特色、地方特点和品牌价值的优质项目,推进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品牌“一体化”发展。 (三)加强经费保障。加强志愿服务经费的筹集、使用和管理,积极扩宽经费保障渠道。在安排志愿者参与可能发生人身危险的志愿服务活动前,为志愿者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 (四)拓展服务阵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城镇博爱家园等场所开展志愿服务,有效融入“15分钟志愿服务圈”,融入当地志愿服务体系。 (五)加强培训赋能。分层分类对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业务知识及技能培训,帮助提高服务能力,常态化组织开展应急救护、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的实操复训和技能演练。
主办单位:绵阳市红十字会
Copyright©绵阳市红十字会 版权所有
地址:绵阳市涪城区西山北路60号  邮编:621000   电话:0816-2210512
蜀ICP备08011208号        技术支持:天健世纪科技
博爱绵阳
微信公众号